Popular science work
2023年02月
一般認為,生物的巨大體型會帶來癌癥概率增加,但根據近期《科學報告》刊登的一項海洋生物學報告,揭示了一些基因,正是它們可能讓鯨長到了與其祖先相比相當巨大的體型。這些發現凸顯了4個基因的作用,并認為它們促進了巨大體型的同時,減輕了潛在的副作用,如癌癥風險增加。
2023年02月
日本、加拿大、奧地利等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B》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首次在粒子加速器上合成出奇異且非常“短命”的∧(1405)粒子,了解其內部結構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存在于中子星內部的超級稠密的物質。
2023年02月
韓國機械與材料研究所與成均館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宣布,開發出一種電池電極的設計和加工技術,可顯著提高用于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等電子設備的電池性能和穩定性。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上。
2023年02月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開發出一款新的人工智能(AI)工具ProGen,其能從頭開始設計出已被證明有效的抗菌蛋白質,最新方法有望用于研制新藥。
2023年02月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揭示了在寒冷、黑暗宇宙中隱藏在冰冷云層中的驚人分子。這些分子并不普通,而是一種“星際磚塊”,有朝一日會融合到下一代恒星或行星中,甚至可能導致人們目前所了解的生命的誕生。相關研究發表于近期《自然》雜志上。
2023年02月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德國科學家已創造出迄今最短的電子短脈沖,其持續時間僅為53阿秒,速度之快足以讓顯微鏡捕捉到電子在原子間跳躍的圖像。研究團隊表示,最新突破有望催生更精確的電子顯微鏡,在原子尺度上捕捉清晰的圖像,還可加快計算機芯片中數據的傳輸速度。
2023年02月
光學活性半導體量子點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有效的自旋光子界面,盡管進行了長達10年的研究,但科學家仍很難將其存儲時間延長到幾微秒以上。在最新研究中,英國劍橋大學、林茨大學和謝菲爾德大學研究人員證明,有一種簡單的材料可解決這個問題,將量子信息的存儲提高到一百微秒以上。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日的《自然·納米技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