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_久久一二三区_亚洲韩日在线_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第四屆混合增強智能講習班成功舉辦

日期:2021-07-04 16:44

2021年07月2日-4日,第四期混合增強智能前沿講習班在西安中俄絲路創新園紅色報告廳成功舉行。此次講習班研討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混合智能專業委員會、陜西省創新驅動共同體自動駕駛專業委員會承辦。陜西省創新驅動共同體常務副理事長兼理事會秘書長范兵、中國自動化學會混合智能專委會主任薛建儒教授分別致歡迎辭,廈門大學曲延云教授、長安大學房建武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梅魁志教授和龐善民副教授承擔了講習班的組織工作。來自全國20多所高校的150余位青年學者和研究生們參加了此次學習。

 

圖1. 第四屆混合增強智能前沿講習班全體成員合影

 

 

圖2.與會專家和組委會成員合影

 

 

圖3.陜西省創新驅動共同體常務副理事長兼理事會秘書長范兵致辭

 

 

圖4.混合智能專委會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薛建儒教授致辭

 

 

圖5.講習班學術主任、華中科技大學曾志剛教授介紹講習班講師及研討內容

 

本期講習班的研討主題是腦機交互與類腦計算。延續前三期由優秀科學家主導講授內容的辦班傳統,混合智能專委會邀請了華中科技大學曾志剛教授擔綱學術主任,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呂寶糧教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汪增福研究員、西北工業大學韓軍偉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伍冬睿教授、浙江大學潘綱教授、北京大學楊玉超研究員、清華大學高濱教授、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等8位一線杰出學者組成講師團。在7月3日、4日兩天時間里,每位講師在90分鐘的報告時間里結合自己科研工作,深度剖析了腦機交互與類腦計算”這一主題領域的發展脈絡,系統講授核心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呂寶梁教授的“情感腦機接口:原理、方法與應用”報告分享了情感腦機接口前沿,系統講授了情感腦機接口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基礎、情感腦機接口的工作原理、實驗設計和實現方法、基于多模態情感腦機接口的抑郁癥客觀評估系統和腦深度電刺激難治性抑郁癥治療系統。

 

圖6.上海交通大學呂寶糧教授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汪增福研究員以“面向智能人機交互的人體關鍵點檢測與人臉動畫合成”為題,介紹了人機交互過程中肢體動作識別、情感狀態識別、人臉關鍵點檢測及人臉表情識別、手部姿態估計以及文本驅動的情感人臉動畫合成。

 

圖7.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汪增福研究員

 

西北工業大學韓軍偉教授在“破譯大腦理解多媒體的初步探索”的報告中講解了“腦神經媒體組學”這一新的研究方向。該方向通過研究大腦對多媒體視聽覺信號的反應,構建腦機融合的多媒體特征表征,以達到計算機對于多媒體內容實現接近人腦認知的目的。

 

圖8.西北工業大學韓軍偉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伍冬睿教授的報告題為“面向精準、安全腦機接口的機器學習”,對近年來在腦機接口方面的個性化精準信號對準、腦機接口安全的抗干擾性等方面遷移學習方法進行了詳細深入講解。

 

圖9.華中科技大學伍冬睿教授

 

浙江大學潘綱教授的“腦機混合智能”報告主要討論如何讓生物腦(生物智能)與機器腦(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并協同工作。報告從腦機接口的最新進展出發,介紹了新型人工智能形態――腦機混合智能,并闡述了腦機混合智能中的認知機理、聯想機制。

 

圖10.浙江大學潘綱教授

 

北京大學楊玉超研究員的“類腦計算:現狀、趨勢與變革”報告針對目前人工智能中的可解釋性、泛化能力以及訓練代價打的難題,闡述類腦計算在這些問題中的技術優勢,深入探討類腦芯片發展前沿、類腦計算的理論進展、高性能存算一體化芯片架構設計的演進趨勢。

 

圖11. 北京大學楊玉超研究員

 

清華大學高濱副教授的“基于憶阻器的存算一體技術”報告從智能芯片的發展歷程開始,深入淺出的講解了憶阻器的發展過程,展示了存算一體架構在器件、電路、架構、算法等不同層面的研究進展及算力和能效方面的巨大優勢,并展望了未來發展趨勢。

 

圖12.清華大學高濱副教授

 

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的“機器人的操作技能學習、遷移與增強及其應用”報告分析了機器人精準操作中的諸多難點問題,介紹了視覺、觸覺和聽覺感知融合方法、模仿學習、機器人操作技能遷移和增強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成果。

 

圖13.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

 

講師們的報告精彩紛呈,系統深入、啟發性強,激發起學員濃厚興趣。現場氣氛熱烈,交流活躍。學員們紛紛表示,講師們的報告為自己的研究探索打開了一扇扇門窗,強烈感受到講師們的科學家精神和他們的科學研究之美,兩天的學習很充實,收獲滿滿。

 

圖14.7月3日報告討論環節

 

 

圖15. 7月4日報告討論環節

 

混合智能前沿講習班是混合智能專委會通過不斷聚焦混合增強智能領域前沿核心問題、推動混合增強智能發展的主要學術活動形式。此次講習班之前,已經以“人在回路的混合增強智能”(2018年,西安)、“示教、模仿與交互學習” (2019年,上海)、“強化學習、對抗學習和博弈”(2020年,線上會議)為主題舉辦了三期講習班。目前,混合增強智能已發展成為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領域,人在回路的混合增強智能、直覺性AI理論、因果分析等研究方向在國內已形成穩定并且不斷擴大的研究隊伍,涌現出一大批原創性研究工作,并在國家重大需求和解決“卡脖子”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