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動化學會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發電自動化專委會”)2022年度工作總結、交流會議,于2022年12月27日以線上會議方式召開,中國自動化學會秘書長張楠、主任委員金耀華、副主任委員(尹松、許繼剛、沈炯、崔志強、楊新民、劉志遠、金豐、朱北恒)以及委員、顧問、受邀請專家近80位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尹松副主任委員主持。
參會委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秘書長張楠在講話中指出,專委會長期以來致力于發電自動化專業的安全生產和技術進步工作,團結和動員全國發電自動化專業和相關技術領域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及有關專業人員,牽頭和指導解決發電生產中自動化專業出現的共性和個性問題,促進了我國發電自動化專業科學技術的繁榮發展,為行業發展和振興鄉村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自動化學會張楠秘書長講話
隨后,會議就2022年專委會主要工作進行了匯報交流,崔青汝委員作了專題報告,會議中就2023年工作計劃進行了討論,最后金耀華主任委員進行了總結發言。
一、2022委員會工作匯報
1.增補馬駿為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朱北恒副主任委員匯報了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增補馬駿委員情況:
馬駿,碩士畢業,高級工程師,學校畢業后入職上海新華控制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現為上海新華控制技術集團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工程中心總經理。
馬駿主要工作經歷和主要技術、科技成果在委員會群公示后,經投票,通過了馬駿為第二屆委員會委員的增補。
2.2022年度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工作總結報告
尹峰副秘書長代表委員會秘書處作《2022年度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工作總結》匯報。
尹峰副秘書長作委員會工作總結匯報
2022年在中國自動化學會的領導,各發電集團、委員單位及委員秘書處掛靠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杭州意能電力技術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積極、主動開展工作,主動承接政府職能,組織、協助完成了12項科技成果評審與鑒定,參加3次國家決策咨詢,開展2項智能化建設發展專題研究;組織召開第九屆中國發電自動化論壇,組織、參加2次國際學術會議,組織3次國內學術會議和2次專委會工作會議;開展5項技術咨詢與服務,組織完成8次自主可控或國產DCS性能與功能測試,為3家基建電廠舉辦熱工安裝調試知識培訓班;組織、協助制定2項國標、2項行業標準、3項團體標準,組織、協助出版6部專業書籍;智航助學助教為鄉村振興助力取得成果,并就這些工作進行了詳細匯報。
3.《2022年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財務情況匯報》
杜永春委員代表委員會秘書處作《2022年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財務收支情況匯報》,2022年經委員們的努力和相關電廠的支持,自主可控或國產DCS性能與功能測試、基建過程可靠性預控等咨詢與服務項目取得較好業績,財務上取得長進,為智航助學助教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杜永春委員代表秘書處作財務收支情況匯報
4.周力委員匯報2022年度智航助學助教情況。
周力委員代表委員會秘書處和浙江省智航教育基金會作《智航助學助教情況2022年度總結與2023年計劃》匯報, 2022年中基金會延續了所有原已簽協議的助學助教基地工作,對簽署第一期智航助學助教協議三年到期的11所基地學校開展情況進行了評估,完成了10所第一期智航助學助教協議基地學校的第二期協議簽署和新增加6所智航助學助教基地學校的協議簽署。各基地學校開展智航實驗室教學情況良好,從事智航實驗室教學的老師達54名,總授課課時為2161學時,接受智航實驗室教學的學生達3714名。
周力委員匯報2022年度智航助學助教情況
全年舉辦了三次視頻網絡培訓課程、資助彌勒三中參加全國青少年無人機云南賽區和全國競賽。開展智航教育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組織了14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13次“心語驛站”個案研討培訓;擴校選點考察后增加了5所智航教育基地學校,承接了中國科協《振興鄉村學校智航科技創客教育的探索與推進》研究項目,與浙江電科院聯建掛牌了浙江遂昌湖山小學智航助學助教基地、與南京科遠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建掛牌了彌勒四中智航助學助教基地。利用疫情中短暫的間隙,對一些學校進行了回訪。開展年度“智航教學獎”和“智航貢獻獎”的評獎活動。之后分別進行了較詳細匯報。
5.新能源控制系統與設備情況”第一階段調研匯報
張邵清副秘書長匯報了“新能源控制系統與設備情況”第一階段調研匯總情況。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論述、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國自動化學會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根據有關部門意見,開展新能源發電控制系統與設備運行情況調研,于2022年11月上旬發出第一階段函調通知。至12月初,收到華電、華能、國家能源、國家電投、皖能、晉能等6家發電集團公司所屬的10家新能源企業反饋的調研資料,工作組進行了整理匯編。
張邵清副秘書長介紹“新能源控制系統與設備情況”調研情況
10家企業中,5家區域公司控制系統實現軟硬件國產化,2家區域公司部分場站實現國產化,3家區域公司對國外技術和硬件設備依賴程度較高。但控制系統中的操作系統、數據庫和MMS通信軟件等軟件大量采用國外產品,存在潛在安全漏洞和卡脖子風險。其中國產化控制系統基本滿足現有使用需求,基本功能、關鍵性能指標和安全防護指標等達到甚至優于國家和行業標準。但與國外相比,存在穩定性不足、故障率高、個別功能欠完善等問題。工作組將于開展第二階段的現場調研活動,收集更多的第一手資料,然后匯總存在的問題,組織專題研討,共同探討問題解決辦法與新能源控制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二、專題技術報告
專題技術報告階段,崔青汝委員(國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作“大型能源集團數字化轉型戰略及實踐”報告。
崔青汝委員作“大型能源集團數字化轉型戰略及實踐”報告
崔院長結合多年來國家能源集團能源和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從轉型的背景與態勢、總體思路與技術路線、加快能源行業轉型升級的建議、國家能源集團數字化轉型實踐四個方面,對大型能源集團數字化轉型戰略及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報告。提出智慧能源體系將以零碳轉型、能源轉型、數字化轉型等三大轉型為核心,推動能源企業向能源流、信息流、碳流、價值流“四流合一”的能源互聯網轉型跨越發展。
崔青汝委員作“大型能源集團數字化轉型戰略及實踐”報告
在總體思路與技術路線方面提出了“1537”轉型總體框架,其中:“1”個總體目標、“5”個轉型方向、“3”個系統閉環、7個技術能力。從推動共性技術突破、推進行業轉型升級、開展應用試點示范、健全發展支撐體系建議加快能源行業轉型升級。并就國家能源集團數字化轉型實踐方面進行了具體介紹和分析。
三、2023年專委會工作計劃討論
委員們對專委會秘書處提出的2023年專委會工作計劃,進行了討論,提出一些修改意見,秘書處將根據委員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完善2023工作計劃。
四、金耀華主任委員總結講話
會議結束前,金耀華主任委員就會議進行了總結發言。
金耀華主任委員總結講話
金耀華主任委員首先肯定專委會2022年的工作,在中國自動化學會的領導下,專委會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出色的完成了2022年的既定工作目標,在年度常規工作、國際交流活動、咨詢服務工作、智航助學助教工作等各項工作均有序的推進。即將到來的2023年,又有新的機遇與挑戰,疫情的大環境的改善將為2023年的工作帶來更好的工作基礎。金總從四個方面對2022年的工作做了總結,同時對2023年的工作強調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做好國產自主可控的跟蹤與回訪工作。
2)火電廠智能化工作要有階段性的成果。
3)進一步開展新能源自主可控調研工作,從設備自主可控、智能化兩個著力點入手開展調研工作。
4)在智航助學助教方面,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實際的幫助上,開展好心理教育咨詢工作,充實更多的案例。
最后金耀華主任委員要求,秘書處應細化2023年的工作目標及工作計劃,將每個工作項目落實到具體負責人員及相應的時間規劃中去。
CAA發電自動化專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