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中國自動化學會工業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委會2025年第一次工作會議暨“DeepSeek與工業大模型”論壇在重慶郵電大學成功舉辦。重慶郵電大學校長、教授高新波,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秘書長、CAA工業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委會主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浙江大學教授陳積明共同擔任會議主席,重慶郵電大學教授王恒和浙江大學教授賀詩波擔任會議召集人。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重慶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貴州大學等十七所高校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領軍企業的委員與專家參加會議。
在開幕式環節,高新波教授代表重慶郵電大學致歡迎辭,對出席會議的專家、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與會專家介紹了重慶郵電大學推進“人工智能+”學科群的建設情況和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工作,并強調了學校對大模型的高度重視,希望通過本次會議與會專家的思想碰撞與實踐分享,為工業大模型的技術突破、場景落地與生態構建提供新思路。
高新波校長致辭
陳積明教授代表中國自動化學會工業物聯網專委會致辭,向與會專家表示歡迎,并對本次會議的承辦單位表示感謝。他希望能夠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凝聚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書寫工業智能化的新篇章。
陳積明教授致辭
在學術報告環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磊教授以“工業大模型:挑戰與機遇”為題,系統解析工業大模型的定義、技術架構與典型應用場景,并指出其在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潛力與未來挑戰;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李大為總監分享了“華為云大模型工業實踐”,重點介紹盤古大模型在工業場景中的落地案例,展現AI技術如何賦能生產優化與決策升級;北京大學周大權助理教授作了題為“一分鐘生成一分鐘的故事視頻內容”的報告,展示了基于大語言模型的視頻生成技術在廣告、短劇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與突破;重慶長安汽車羅詠剛博士對“長安座艙AI新生態思考”進行了分享,從用戶需求與場景化應用出發,展望智能座艙作為“第三生活空間”的生態構建路徑;浙江大學顧超杰研究員介紹了“零運維確定性網絡”,提出基于大語言模型的TSN自主管理架構,為解決工業網絡復雜運維難題提供新思路;重慶郵電大學冷佳旭副教授圍繞“智慧環衛大模型與智能體設計”,匯報團隊在多模態感知、自動駕駛與機械臂協同作業中的研究成果與落地成果。報告專家與參會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最后,在參觀考察環節,與會專家還參觀了工業物聯網與網絡化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地考察了重慶郵電大學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的創新成果。
與會專家合影留念
本次會議由中國自動化學會工業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委會主辦,重慶郵電大學工業物聯網與網絡化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自動化學院承辦。重慶郵電大學王恒教授和專委會秘書長賀詩波教授等共同主持了本次會議。
王恒教授主持會議
賀詩波教授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通過學術報告、技術研討與實地參訪的方式,多方位展現了工業物聯網與工業大模型的技術前沿與產業圖景。專委會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匯聚學界智慧與產業力量,加速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為推進我國工業智能化轉型、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貢獻力量。